所在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守初心 做繁荣乡村文化的种子——夏昭炎同志优秀事迹材料

                                                 守初心  做繁荣乡村文化的种子

——夏昭炎同志优秀事迹材料

 

夏昭炎,男,1935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十五年前,年近七旬带着四分之一胃的他回到家乡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养老,不顾自己身患癌症、年事已高,和老伴杨莲金一起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带领乡亲们建起了谭家垅村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开办了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并为寒门学子设立了高桥奖学基金,使家乡的文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心人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从大学校园到家乡农村,从带薪工作到志愿服务,从教授大学生到教授村民和孩子,夏昭炎完成了退休之后人生的“三个转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博大情怀,塑造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一、心系乡亲、造福桑梓的赤子情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退休后的夏昭炎,身患胃癌动了手术。按照常理,他完全可以留在城里,和儿女共同居住颐养天年。但是他却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回到了谭家垅村。他说“无法忘记家乡的洣水,无法忘记泥土的气息”。

阔别多年,家乡的面貌变化很大,殷实的家庭愈来愈多,房子也越盖越好。但与之相反的,是农村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出门可闻麻将声,扯皮的事一大堆”,封建迷信活动泛滥。这种现状,与夏昭炎想象的家乡形象大相径庭,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他深切地感受到乡亲们内心深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他一遍遍叩问和思考,在心里滋生出一个愈发强烈的愿望:和乡亲们一道创造文明家乡。

然而,夏昭炎的打算却遭到儿女们的一致反对。女儿夏于林告诉记者,“我们做儿女的当时不是不理解爸爸的美好愿望,而是担心他老人家的身体健康,再说你一个退了休的人,东家西家劝别人做这做那,干涉别人的生活,怕引起邻里之间的矛盾。”儿女们劝他如果不适应农村的生活,就回湘潭城里算了。夏昭炎没有听从儿女的劝告,反而更加坚定了投身家乡建设的决心。他说:“我是从谭家垅走出去的大学教授,一直在外面奋斗,没有机会回馈家乡,现在退休有了机会。我没有别的能耐,就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做一些乡村文化建设的事。”

好在夏昭炎在家里找到了同盟军,他的老伴杨莲金是他回乡“创业”的坚定支持者。于是,谭家垅村的田间地头、村里村外,多了两个忙碌的身影。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他们带头动员村组里30多户人家集资修建了新水泥路;不少农民建了新房却毁了树木,他们带头扛起锄头动员乡亲们植树造林,还家乡一片青山绿水;村民们无所事事沉迷于打麻将,他们就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吸引大家看书、跳舞、健身;留守儿童太多,他们就办起少儿假期学校,免费给孩子们授课,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学生考上大学的太少,他们就带头捐款设立奖学基金……总之,农村文化生活缺什么,他们就补什么;父老乡亲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在夏昭炎十余年的影响下,谭家垅村如今形成了热衷读书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崭新气象。乡亲们心里舒坦多了,夏昭炎也享受着这份造福桑梓的精神愉悦。他在日记《永远的家园》一文中写道:“‘回到老家’是我一生中最为无可挑剔的抉择。是的,我终于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我的生活,找回了我的家园。”

二、不忘初心、老有所为的坚定信念

夏昭炎是研究文艺美学的教授,一生酷爱读书、写书,退休之前写了一部专著《意境》。如果说文学意境是他一辈子的学术追求,那么人生意境则是他一辈子的生活追求。“让农村到处飘散文化气息,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是夏昭炎脑海中的诗意境界。退休,对于不少人来说,是人生的一道坎。夏昭炎退而不休,凭着一股子韧劲,15年来一直用行动践行,默默付出,积极投身家乡文化建设,洒脱地迈过了这道坎,进入了全新的人生境界。相对于物质的建设,农村的文化建设可谓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夏昭炎选择这样一根“难啃的骨头”,是因为他坚信读书改变命运、文化促进发展。他说:“我就是要做一颗文化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乡村文化建设之难,首先是缺乏活动的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为了建成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夏昭炎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到处游说企业家解囊相助,动员村民自觉捐款,另一方面立足现实,想办法花小钱办大事,把村里闲置不用的六间老屋买来整饬修缮,设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学习室,然后购置了电视机、音响、DVD以及课桌、板凳,同时搭建了近百米的风雨棚用作活动场地。图书室里缺少书籍,他干脆把自己家里的书搬了过来,还拿出一部分退休金购买农民急需的书籍。图书室缺乏管理员,他除了动员老伴齐上阵之外,还在热心人中积极物色对象,手把手培训。经过夏昭炎不遗余力的奔走和运作,高桥文化活动中心现在已颇具规模,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幸福院”。

其实,乡村文化建设最困难的并不是硬件条件,如何让农民脱离低级趣味参与到健康文化活动中来,才是最大的难题。夏昭炎可是费煞苦心。现在农民不愁吃不愁穿,对身体健康很关注,但不信科学信鬼神,尤其是老年人有病就求神拜佛。夏昭炎就从养生保健入手,利用夫人的卫生工作背景,自编教材讲义讲授保健课,每月农历初三、十六两日,雷打不动。人们受益于学到的卫生保健知识,更加相信科学。村民谢韵韵就用学到的经络按摩方法抢救了一位昏迷的病人,逢人便讲知识的重要性。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遇到问题就来请教,话题也从健身扩展到了治家、修身、创业,夏昭炎就根据不同对象的个人情况把农家书屋的书籍一本本推荐借了出去。同时,夏昭炎夫妇还借机推广健身操、广场舞等,把更多人的兴趣从牌桌吸引到健康娱乐活动上来。

夏昭炎最关心的还是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村里留守儿童比较多,而且多半跟在爷爷奶奶的牌桌边长大,最先认识的字就是麻将牌上的字,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夏昭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夫妇俩商量要办少儿假期学校。他们亲力亲为,为留守儿童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智力游乐等课程。为了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他们东奔西走,动员远近的一批小学老师、在职研究生前来支教,开启孩子们的“求学梦”。看到一些寒门学子上学不易,他们倡导设立高桥奖学基金,鼓励他们努力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村里以前有个学生叫夏舟,在高中时就不想读书,自暴自弃。知道情况后,夏昭炎多次上他家走访,并找村干部汇报,千方百计做通思想工作。在他的感化和劝导下,夏舟重返课堂,认真读书,最终考取了省内的一所本科院校。经过夏昭炎的“点拨”而改变了人生命运的,为数不少。从运煤货车司机转变为上亿资产公司董事长的易风凯,从职高毕业生成长到医院主治医师的皮晓红,他们都和夏舟说的一样,“没有夏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

在稻花飘香的农村,夏昭炎做回了“耕夫”,带领乡亲们种起了一亩亩滋润心灵的“文化田”,筑起了一座座书香氤氲、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粮仓”。十五年下来,他的“文化梦”正在变为现实。如今,村民们都感叹:“以前像散沙一样,现在大家茶余饭后都来看书和锻炼,打麻将的少了,干正经事的多了,更可贵的是邻里和睦、儿女放心、身体健康”。大家非常感谢、信任和尊敬夏昭炎夫妇,村里各项决策,甚至乡亲们家里的大小事务,都经常来征求夏昭炎的意见和建议。村支部书记夏耀宗对夏昭炎的评价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8年,在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座谈会上,攸县高桥农家书屋得到表彰,夏昭炎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在听完发言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表示,“令人感动、令人称道的夏老师,是新时代的乡贤代表”。对于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夏昭炎并不满足,他表示,家乡的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他会一直坚持走下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

夏昭炎是个闲不住的人。无论在大学还是家乡,他总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弹,就应该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他在少儿假期学校一位孩子的读书报告中写过一句批语:“我们要学习蜡烛精神照亮别人,帮助别人,哪怕牺牲自己。”这正是他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

夏昭炎大学毕业就投身于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一辈子。曾经地方党政机关多次要调他去工作,委以重任,但他特别珍视教师这一称谓,始终没有离开三尺讲台。他说,之所以热爱这份事业,就是因为他非常享受教师的“安贫乐道”。从教几十年,夏昭炎从不与人争利,与同事相处融洽,乐于助人。对于工作,他却是极端负责,从不懈怠。退休之前,正值文艺学硕士点验收,他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忙着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事劝他:“你马上到点退休了,还那么较真干什么,好处是别人的。” 夏昭炎回答道:“既然我还没有退下来,我就有义务站好最后一班岗。”

退休之后,夏昭炎时刻惦念着家乡的发展。当初村里修路,乡亲们意见不一。“路不通,大家就没有出路”。他克服种种困难,动员村组集资3万多元,他自己就拿出来了8000多元,这是夏昭炎夫妇的退休工资攒下的。而当时,夏昭炎还因为生病手术,欠下了6万多元债务。为了还清债务,他们过着“月光族”的生活,直到2006年才勾销了最后一笔债。他们说,我们勒紧裤带过日子没关系,重要的是用于家乡建设的一分钱也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一户也不能漏掉。在农家书屋,夏昭炎每个月自掏腰包购买书籍,为广大村民送去丰盛的精神食粮,有效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农家书屋成为了田间地头的“文化粮仓”。在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他们夫妇为村民和留守儿童义务授课,传播知识。有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送来了吃的用的表示感谢,都被夏昭炎挡在门外。他说,“如果能送点书来,就是最好的礼物啦!”他把获得“书香家庭”等奖金拿了出来,投入到高桥奖学基金中,数十名寒门学子受到资助。一位走出山门的大学学子曾经在给夏昭炎的一封信里写道,“钱虽不多,却饱含着教授的深情,它更像是教授对我们的一种精神传承”。

夏昭炎无怨无悔地付出,感染吸引着一批“粉丝”。村民张玉英义务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突出被评为全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83岁的老党员夏欠秀主动腾出自家的临街门面办书屋借阅点;中学工会主席陈小斌主动参与各借阅点的图书管理。看少儿假期学校师资不够,县一中的夏老师和杨老师主动来教英语和数学,中心完小的谭老师义务教音乐、舞蹈。一个乡贤引出众多乡贤。2016年,攸县涌现出了 “十佳乡贤”。一粒火种,点燃了更多人心中为他人奉献的火焰,他播下的文化种子,正纷纷破土萌芽,即将长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新农村的文化春天。

四、不惧病魔、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大学,夏昭炎没有半点的刻板学究气,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他以前的学生胡红梅记得,夏昭炎老师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讲课充满激情。“只要他一讲课,就呈现出一种激动和兴奋的状态。即使在冬天,夏老师都能讲得全身发热,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好几次天气寒冷,夏昭炎讲得满头大汗,露出疲态,但还是咬着牙坚持把课上完。学生课后一打听,原来是夏昭炎胃疼发作了!胃疼是一个老毛病了,夏昭炎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些年来,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我的病情,怎样把我的课上好,怎样把我的学生带得更出色,这些才是最重要的。”2004年正月,夏昭炎再次胃痛发作,在老伴的一再要求下,到医院一检查,竟是胃癌。随后手术开刀,胃切除了四分之三。为了不让夏昭炎担忧,老伴隐瞒了病情,夏昭炎却趁家人不在的时候偷偷看了病历。对于胃癌的事实,他没有被吓倒,反而笑着说,“我不相信。你看,我还很年轻,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我虽然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完全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嘛。”患病住院期间,夏昭炎接受化疗,头发基本上都掉光了,当时他还带了硕士生。有人劝说他放弃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夏昭炎却执意不肯。在病床上,他对文章的框架、标题甚至是标点一一进行修改,从不马虎,常常通宵达旦,殚精竭虑。

可以说,夏昭炎乐观开朗的性格,给每一位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老教师,他特别能与青年教师打成一片,提携后学。因为他学识渊博,善于论辩,又为人谦逊,同事们都爱跟他讨论请教问题,常昵称他“夏克思”,他总是莞尔一笑,继续交流话题。有人调侃,说他现在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他说:“关于农村,我还有好多东西不懂,需要向农民学习,别人都说我是教授,其实我是来‘受教’的。”

回到家乡,夏昭炎在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之余,也种菜养花,怡然自乐,每天坚持散步三公里以上,并坚持阅读。虽已耄耋,他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经常打着赤脚,带着草帽,走家串户,和乡亲们聊天。现在,活动中心是村组里最热闹的地方,书声、歌声、笑声,声声入耳。他逢人便说,“我感觉我的病完全好了,我们种的是文化,收获的是健康。”曾经的同事、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罗伟雄听闻夏昭炎的事迹,轻声感叹:“病魔不知何处去,夏公依旧笑春风”。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10日